文|石頭
保險業(yè),度過了掙扎、糾結的2021年。
疫情帶來的全球性的經濟放緩,以及國內嚴格的疫情防控背景下,保險業(yè)穿行在冷酷的經濟階段;監(jiān)管風格轉換,防控風險和消化問題,構成行業(yè)政策的主基調。
如此環(huán)境下,2021年的中國保險業(yè)從炒作重疾險轉換拉開帷幕,接著上演了一幕幕扣人心弦的大戲:
網絡互助陸續(xù)退出,以年末相互寶宣告退出告終;
互聯網金融整改,平臺金融褪色,互聯網渠道陸續(xù)關停;
營銷員大軍退潮,個險新單整體縮水;
車險綜合成本率再度攀升,及其帶來產險公司的掙扎;
問題公司問題依舊,待嫁股權依舊待字閨中。
當然,也有另一番風景。
諸如,康養(yǎng)儼然成為行業(yè)續(xù)命的新賽道;銀行系險企子以母貴,逆勢崛起;保險再入世,外資險企順勢擴張……
人生逆旅,你我皆客。無論風雨也或晴,我們已經作別了曾經。未成想,2022的第一季度,很魔幻。
1
-Insurance Today-
無奈
眨眼間,2022年已經走完了第一季度,開門紅又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
這是個習慣。所謂習慣性,是指壽險公司過往的做法,會把全年新契約保費收入計劃的20-25%作為新年開年首月的經營目標,進而實現第一季度完成全年新契約保費目標的40-45%。
從數字關系的角度說,除非保司敢于將新一年年度新契約保費計劃的增長率做得很低甚至負增長,否則開門紅的壓力必定是年年加碼。
事實也是如此,雖然種種跡象表明,行業(yè)已經進入了不同從前的經營環(huán)境,但“內卷”慣了行業(yè)主體難于及時調整,因此,今年的“開門紅”比較尷尬,多數公司實現“開門紅”的目標十分艱難。
眾多媒體屬于吃瓜的,張家李家,幾乎家家都在調侃行業(yè)的開門紅不紅。未必真是要尋得究竟,更多只是哪里疼往哪里撒鹽。保司呢?也未必冷暖自知,可能習慣思維者多,分析宏觀經濟增速的放緩,去年開年重大疾病保險炒作、銷售人力大幅縮水、以及疫情的影響,等等。
“一年之計在于春?!睅缀趺恳晃蝗A人都知道這句話。新年伊始,開門見喜,紅就是喜,要的是吉利。但是,這種并不等同于首月就得有多少收入賺多少銀子。保險業(yè)、尤其是壽險公司首月、首季實現高比例業(yè)績目標、且逐年加碼的“開門紅”是行業(yè)的自定義,與“開門紅”討個好彩頭的傳統(tǒng)概念不是一回事。它導致和放大了行業(yè)的粗放和非理性經營,違背了行業(yè)發(fā)展的邏輯,加大了保司之間的內卷,降低了行業(yè)的經營效率。
中國保險業(yè)發(fā)展已經進入了新階段,當前的主題是去偽存真。
需求、保費、資產、創(chuàng)新,等等,都需要求真去假;
一系列的監(jiān)管政策和舉措都是在推動和引導行業(yè)求真去假;
“保險姓?!钡母疽x也是去偽存真。
紅或黑,不必計較。真與假,馬虎不得。新契約增長放緩,甚至負增長,不值得那么驚慌失措。任何行業(yè)都有周期,任何事物都有發(fā)展的規(guī)律。
昨天成功的經驗可能是今天失敗的原因。行業(yè)在新的階段背景下,應抓住發(fā)展主題,尊重規(guī)律,熟悉的行業(yè)已經過去了。
2
-Insurance Today-
荒唐
不曾想,新冠疫情持續(xù)這么長時間;更不曾想,據說傳播速度更快、傷害性降低的新冠變種Omicron竟讓中國優(yōu)等生——大上海栽了個大跟頭。荒唐嗎?有點。
病毒,及其防疫,咱們外行,不敢隨便評說。然而,疫情之下,保險業(yè)居然也出現一些荒唐的事情。這不,隨著疫情導致被隔離情況的頻頻發(fā)生,有保司十分應景地上市了所謂的“隔離險”。
石頭了解到的情形是這樣的:
“隔離險”是一種保險責任,打包在一款新冠肺炎的保險產品中,一旦被保險人因為疫情被隔離,每天可以獲得200元的保險補償。
乍一看,不錯!因為疫情被隔離,會導致收入損失,通過保險轉嫁風險,獲得經濟補償,符合保險的邏輯。
然而,細一想,不對的!疫情的發(fā)生及其所導致的被保險人被隔離事件確實非投保方所能決定,但作為賠付要件的(1)被保險人之所在被確定為中高風險地區(qū),以及(2)被保險人被要求強制隔離(含居家)或醫(yī)學觀察,都屬于政府的行政行為。將政府的抗疫舉措作為保險事故,或者近因,不太合適,有點荒唐。
回來說上海。本輪Omicron疫情以來,被確診感染人數已經幾十萬人,但,通過“國家政務服務平臺”查詢到的三百多個“全國中高風險疫情地區(qū)”,上海寥寥無幾!
咱們不去假設:
如果此前聰明的上海人購買了“隔離險”,而政府又一視同仁地把上海列入“中高風險疫情地區(qū)”,會是怎樣;
咱們就說現在,此時此刻還不是“中高風險疫情地區(qū)”的上海,2500多萬處于隔離狀態(tài)的上海人,爭分奪秒地購買“隔離險”,一旦上海被調整為“中高風險疫情地區(qū)”,那么,保險公司一天得賠50億!
不說賠14天,或者30天的,就說賠個7天吧,算不算是一場保險巨災損失?何況,還沒有分保!
是的,石頭這樣的推論也有點荒唐。所以,荒唐的事情最好不要出現。一些保司應該是已經有了與石頭相同的見解了,所以,“隔離險”正紛紛下架、退市。
保險就是保險,踏踏實實做。蹭熱點,搞噱頭,與其說是投機取巧,不如說是不自愛。再者,不上保險課,也該上政治課。對不?
3
-Insurance Today-
契機
那么,2022,保險會是什么樣的光景?保險的日子怎么過?
疫情和宏觀經濟面,雖然聳人聽聞的消息不斷,但更多的消息照來光亮。行業(yè)的政策和監(jiān)管基調一如去年,償二代二期、人身險銷售管理辦法、互聯網保險管理辦法等重要監(jiān)管法規(guī)逐漸落地實施,將迫使行業(yè)主體做相應的經營戰(zhàn)略和策略調整。
石頭將會把目光聚焦在幾個熱點上:
①是康養(yǎng)方向既然成為共識,很快就是紅海。內卷已經開始,是否愈演愈烈,甚至制造引發(fā)資產配置和銷售誤導的風險。
②是新能源車險條款已經頒布,商業(yè)車險是否能夠服務于國家產業(yè)政策,與產業(yè)政策形成協同,甚至促動類似UBI的變革以及車險進一步的市場化。
③是知道保險牌照難得,卻又聽說保司股權屢屢流拍。所以,想尋個究竟,以及行業(yè)越攢越多的問題公司和股權能否加快消化。
④是還會有哪些合資公司變身外資公司,或者外資公司變成外資獨資公司。
⑤是營銷員制度的變革深度與廣度會是怎樣推進,獨立代理人的試水能否求得正果。
也許,還有其他。
無論如何,保險很難,所以保險是一個勵志的行業(yè)。因此保險人愛說,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宋代的蘇東坡卻說:也無風雨也無晴。那是經歷過了,悟道了。
本文首發(fā)于微信公眾號:今日保。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