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仁人之所以壞事,必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墨子
2、食者,圣人之所寶也。 ——墨子
(資料圖)
3、天下兼相愛則治,相惡則亂。 ——墨子
4、志不強(qiáng)者智不達(dá)。 ——墨翟
5、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襟三江而帶五湖。 ——墨翟
6、志不強(qiáng)者智不達(dá),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
7、君子不鏡于水而鏡于人。 (君子不用水為鏡子來照自己,而用賢人為鏡子來照自己。) ——墨子
8、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 ——墨子
9、志不強(qiáng)者智不達(dá),言不信者行不果。據(jù)財(cái)不能以分人者,不足與友。守道不篤,偏物不博,辯是非不察者,不足與游。 ——墨子
10、歸國寶,水若獻(xiàn)賢而進(jìn)士 ——墨子
11、原濁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源頭混濁,水流不能清澈;行為無信,名聲必然敗壞。) ——墨子 《修身》
12、視人之身,若視其身。 ——墨子 《非攻》
13、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14、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必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墨子
15、剛天下者兵也 ——墨子
16、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墨子
17、不勝其任,而處其位,非此位之人也 ——墨子
18、勇,志之所以敢也。 ——墨子
19、看到別人需要幫助,即使面對(duì)危險(xiǎn),都會(huì)勇敢的"站出來。這正是我們所說的“俠” ——墨子 《秦時(shí)明月之萬里長(zhǎng)城》
20、食必常飽,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麗;居必常安,然后求樂。 ——墨子
21、天下有利則治,無義則亂 ——墨子
22、夫辯者,將以明是非之分,審治亂之紀(jì),明同異之處,察名實(shí)之理,處利害,決嫌疑。焉摹略萬物之然,論求群言之比。以名舉實(shí),以辭抒意,以說出故。以類取,以類予。有諸己不非諸人,無諸己不求諸人。 ——墨子 《墨子·小取》
23、釣者之恭,非為魚賜也;餌鼠以蟲,非愛之也。 (釣魚人躬著身子,不是對(duì)魚恭恭敬敬;用蟲子作為誘餌捕鼠,不是喜愛老鼠。) ——墨子
24、人之于就兼相愛、交相利也,譬之猶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 ——墨翟
25、君子不鏡于水,而鏡于人。鏡于水,見而之容;鏡于人,則知兇與吉。 ——墨翟
26、食者國之寶也,兵者國之爪也 ——墨子 《墨子》
27、良馬難乘,然可以任重致遠(yuǎn);良才難令,然可以致君見尊 ——墨子
28、兼相愛,交相利。 (既愛自己也愛別人,與人交往要彼此有利。) ——墨子
29、君子不鏡于水而鏡于人。 ——墨子
30、義,利也。(利是義的本質(zhì)) ——墨子 《經(jīng)上八》
31、夫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惡人者,人必從而惡之;害人者,人必從而害之。 ——墨子 《兼愛中》
32、甘井近竭,招木近伐,靈龜近灼,神蛇近暴。 ——墨子
33、君子不鏡于水,而鏡于人。鏡于水,見面之容,鏡于人,則知吉與兇。 ——墨翟
34、儉節(jié)則昌,淫佚則亡。 ——墨子
35、輕千乘之國,而重一言之信 ——墨子
36、法不仁,不可以為法。 ——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