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銘
(相關資料圖)
一樁看似證據(jù)確鑿、被告也供認不諱的“鐵案”,卻在一名心有不甘的律師的攪動下,演變出一波三折、多次反轉(zhuǎn)的情節(jié)。然而,無論最后的真相是不是“真相”,都無法改變這出悲劇的本質(zhì):受害者不會復活,被告幾乎維持原判;就連執(zhí)意翻盤的辯護律師,也要為自己遲到的“良知”付出更大代價。
忙活90多分鐘,結局反而更糟了
如果按照原本的案情概要,這個所謂的“按摩女殺人事件”即便出現(xiàn)在媒體上,也不過是社會新聞版上一閃而過的老套故事。放在今天,連茶余飯后的談資都算不上。但是黃曉明飾演的律師丁義峰卻“別有用心”,一層層抽絲剝繭,挖出了更為復雜的隱情和人性。只是,等到結案之后再復盤,又會給人帶來一種荒誕感——別看辯護律師巧舌如簧、線索挖盡,前前后后忙活了90多分鐘,可最后的審判結果,反而更糟了。
從職業(yè)角度看,丁義峰既對不起閆妮飾演的被告金喜妹,沒能幫她“洗脫冤情”、減輕罪罰;也對不起自己的律師身份,其誘逼被告作偽證的操作,有違專業(yè)精神;更別說涂們飾演的受害者馬雙喜,其苦心付出的“計劃”,最后也成了泡影……總之,除了良心上得到某些安慰,一通操作“猛如虎”的丁義峰,結果只落得個“滿盤皆輸”。
這大概就是《最后的真相》最為獨特之處:一個失敗的律師,一場失敗的辯護,取證和庭辯的過程越是精彩,就越凸顯結局的悲劇性。若論人設,丁義峰很像今年初打破港片票房紀錄的電影《毒舌律師》里的林涼水。二人都是曾經(jīng)風光的精英遭到排擠,落魄后只能做些不入流的事,差點兒連律師證都保不住。而越是這樣的人物,越有觸底反彈豁出去的沖勁——既不畏權勢,也無視規(guī)則,打贏官司就能否極泰來,重回人生巔峰。這成了劇情最關鍵的推動力。
林涼水是無懼權貴,通過非常手段搜集證據(jù),最后在主控律師(公訴人)的倒戈下打贏了官司;丁義峰倒是沒有這方面顧慮,他真正需要挑戰(zhàn)的,也并非闞清子飾演的檢察官,而是一心求死的金喜妹,或者說,是她背后難以擺脫的悲苦命運。如此“反常”的人物關系,才會令情節(jié)在推進中不斷遭遇“漩渦”:不僅線索和推論屢屢刷新,就連角色性格也多次顛覆,演員若非演技精湛,還真難把握角色的多重層面。
除了主角同樣落魄,《毒舌律師》同《最后的真相》還有諸多相似之處:大段的庭辯場景,唇槍舌戰(zhàn)中拋出新的證據(jù);孤立無援的單親母親,且都有一個殘疾的孩子,令人不由得賦予同情,希望被告能夠翻案脫罪。前者在香港的司法體系下,律師可以通過取證來引導證人、檢方和陪審團的判斷;后者則利用了一個時間差——因為警方認為嫌疑人和證據(jù)確鑿,早已完成了勘查流程,反而給辯護律師留下了空檔期,也為發(fā)現(xiàn)新證據(jù)和推翻口供留下可能。
現(xiàn)實的殘酷性與人的復雜性
事實上,從片中案情多次反轉(zhuǎn),作案動機反復變更,新人物陸續(xù)登場來看,前期勘查和取證確有疏漏之處,“按摩女向客人討錢不成蓄意殺人”的定性存在不少疑點,而之所以草草結案,說白了還是金喜妹這個“按摩女”身份,在社會上受到輕視。這樣的設定,本就具有現(xiàn)實主義的殘酷性。
因此,如何立住金喜妹這個角色,也成了影片在道德和情感上是否可信的關鍵。這個身份卑微的底層女性,同時又是含辛茹苦的母親,獨自養(yǎng)育需要大筆費用做手術的殘疾兒子,其遭遇和命運令人同情。飾演者閆妮,面對不同的場景——看守所、舞場、家中,面對不同的人,處于不同的身份,需要呈現(xiàn)出或木然、或惶恐、或激憤的不同狀態(tài)。表演中,她細微表情變化背后的那種棄世感始終存在,觀之令人心碎。
金喜妹對兒子毛衛(wèi)衛(wèi)的關切是最明顯,也是最沉重的。影片中并沒有詳述兒子對于母親的態(tài)度,為什么自始至終像“討孽債”一般,只是反復渲染母親對于兒子的愛毫無保留。而這種無條件付出的母愛,兒子出于愧疚的所作所為,對于判斷結局很重要——喝酒那晚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受害人究竟死于誰之手?在物證缺失的情況下,最后的“真相”其實并不在于口供,甚至不在于法庭結案,而在于觀眾選擇相信母愛有多深。
可以說,全片的動機都是在圍繞這份母子情上。這是最純粹的血脈相連。相比之下,金喜妹和馬雙喜(涂們飾)的情感關聯(lián),則摻入了更多現(xiàn)實性的真真假假。她對于主動上門的辯護律師,更談不上有多少信任。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半老徐娘的按摩女,除了親兒子,對于其他外人都心存戒備,這樣的心態(tài)并不難理解。但又不能說她在其他場合就只是逢場作戲。人性的復雜之處就在于,觸動或許就在一瞬之間。很多時候就連本人也無法判斷,那份感情到底是因“真”而誠,還是因“誠”而真?
而并未真正登場的馬雙喜,又呈現(xiàn)出另一個復雜又真實的男性形象。僅僅關鍵性的幾次閃回,就讓這個角色在道德上發(fā)生了質(zhì)的變化。從一個粗暴酗酒的老流氓,到子女忽視贍養(yǎng)的父親;隨著時間的回撥,最后呈現(xiàn)的已然是一個有情有義的男人。
也多虧了涂們的演技,讓這種在市井中屢見不鮮的人物有了更多袒露內(nèi)心的機會,拆遷款也好,保險單也罷,那些作為證據(jù)的道具,其實都沒有他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令人感慨。尤其是看到演員表上的黑框,想到涂們老師已然離世,他在影片中一次次的“死亡重現(xiàn)”,仿佛要在銀幕上留下永恒的遺產(chǎn);更別說在旋轉(zhuǎn)木馬張開雙臂,對金喜妹真情流露時,儼然是在致敬自己的代表作《悲情布魯克》。
什么才是最后的“真相”
當然,兩人之間這份微妙的情感依靠,作為律師的丁義峰不得而知。作為推斷者的他更專注于理性和利益,在情感層面是難以真正注入的。片中,雖然加入了丁義峰和母親的往事,為他最后的坦誠做了鋪墊,但還是有些生硬。大部分時間,他還是從流程、證據(jù)和法條層面切入,在探獄時對金喜妹所說的那句:“同樣是撕衣服,我可以說他是強奸,也可以說他是打架”,更像是炫耀和威脅,多少有些“訟棍”的嘴臉。
可以看出,黃曉明塑造這個人物,也是希望突出人性的復雜:既通過口若懸河的庭辯來強調(diào)其專業(yè),也不避諱所謂“追求正義”下的私心,其中也不乏救贖的寓世意義。拋開表演來看,丁義峰這個人物始終是“擰巴”的,他沒能像《毒舌律師》里的林涼水那樣“一爽到底”,反而由于自己在道德上的搖擺,陷入對律師身份的懷疑。同時,這種失敗也為影片提供了更具咀嚼的深意,無論是預設的推斷,還是最后的翻案,甚至搭上了律師的前程,都沒能改變?nèi)宋锏木硾r。畢竟司法層面的真相,保證的是社會的公正性;而情感層面的“真相”,才是留給金喜妹母子和馬雙喜們的慰藉。